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应注重度的把握

社会服务工作是我国参政党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随着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民主党派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发挥参政党优势,开拓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与时俱进,定位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

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定位,较长一段时间里停留在仅仅是为社会办一点实事、好事上。这种理解不错,但有些片面。

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因何而存在?回看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有助于该问题的探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恢复活动后随即开展了围绕中心任务,利用自身优势,以办学、咨询和扶贫为主要形式的服务社会工作,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进入新时期,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心任务发生转移,社会服务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责任。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社会服务的概念,明确了社会服务的宗旨和工作范围,肯定了社会服务的功能和意义,为社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服务工作。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对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贯彻以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服务的内涵从直接的专业服务转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外延从一般的社会服务转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更加紧密结合国家的形势任务要求,内容上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文件还要求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支持的力度加大。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民主党派的参政党职能日益凸现,民主党派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民主党派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仍旧只能是作为党委政府职能工作的有益补充,而非重复,更不是取而代之。在这样的前提下,从参政党行为的高度着眼,把社会服务工作放到参政党行为的层面上思考,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定位可能就会比较清晰:指民主党派为扩大其社会知名度,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表达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党派成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为社会提供无偿性和非营利性服务的活动过程。同时,社会服务工作的存在,也为民主党派广大党员从参政党组织渠道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从而也使得社会服务工作成为参政党推动自身建设、组织发展的有力推手。

二、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应注重度的把握

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大体可以用三个时期进行划分:

第一时期,即上世末之前,民主党派开展的社会服务主要以办医办学、咨询服务、支边扶贫和送医送药送戏等方式开展,主要是利用组织和党员的自身优势,当时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职能履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服务的方式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以“发挥优势,拾遗补缺,服务社会”为活动原则。第二时期,上世纪末到目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服务工作内涵的变化,社会服务由分散的、小范围的、短期的服务模式向固定的、集聚的、长期的服务模式转移。第三时期,即今后的社会服务,这一时期的工作面临着如何使常规的基础服务向决策咨询服务延伸,从单一的业务服务向综合管理服务延伸,从局部服务向区域服务延伸的问题。为了实现这第三次的飞跃,笔者认为,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几个度的把握:

(一)把是否服务大局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指导尺度。

在坚持党的领导大前提下,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利用党派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城市管理、弱势群体的困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履行好民主党派社会服务职能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办好事,务求实效。有为才有位,这也是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之存在价值,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必须的指导思想。

(二)把是否切实宣传了民主党派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目的尺度。如前分析,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必须要把是否切实宣传了民主党派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实效尺度,以此展示参政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真正体现出民主党派存在之重要价值并获得人民群众对参政党地位的信任和认同。为此,党派各级组织要利用社会媒体、内部网站和刊物广泛宣传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社会服务工作的原则、方针以及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扩大影响,对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及时报道,特别对那些影响大、社会效果好的活动,要跟踪深度报道。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并加强宣传,提高了民主党派组织的知名度,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塑造起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三)把突出特色作为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个性尺度。

作为“侨”“海”特色政党,我们应当整合各方涉侨资源,在维护侨权侨益、服务侨资企业等方面多做有效工作,不断参与公共外交领域拓展社会服务工作外延。充分利用好公共外交领域的工作不断创造社会服务工作的机会,为海外华侨华人热心关注、积极参与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牵线搭桥。

(四)把不断创新作为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实效尺度。

1、资源的整合问题。这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尺度。

纵向。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离不开会中央的领导和地方组织之间的相互支持,更离不开中央的统筹与协调。今后,在如何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方面应加大重视、加强研究,把地方的社会服务工作放到中央这个大局里面来考量。

横向。横向又分为本地区资源与兄弟省市资源的借力问题。无论是哪一种资源的调动与应用,都应当把不断创新的理念强化于其中,借巧力、巧借力,才能事半功倍。

2、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问题。

以活动为牵引,扎实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以活动为牵引,实现社会服务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的机会,开拓社会服务空间,丰富社会服务内容。开展活动要结合形势和特点,要把握时机和注重实际效果,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筹划活动要有创意,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主题要体现党派社会服务的特色;活动的落脚点应放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搭建党派与社会、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创建党派成员参与社会服务的载体,树立参政党良好的形象。

大事为契机,突显民主党派作用。民主党派履行社会职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有时需要一个过程,有时也会立竿见影。因此,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中,要有敏锐性,要善于捕获时机,在第一时间做出有凝聚力、影响力、辐射力的举动。

3、树立品牌才能扩大效应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要围绕服务品牌来展开,以服务品牌为龙头和重要载体,要把已有品牌做大做强,使之形成品牌化行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带动社会力量投身到其中,让拥有爱心的企业和个人投身到公益活动当中,使社会服务成果扩大效应,使民主党派扩大社会影响,体现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把统一战线“同心工程”作为首先要打造的第一品牌来抓。

另外,随着服务方式的转变,与以往不同的是,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更应当放眼未来,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发扬主人翁精神,立足服务对象实际,着眼未来、积极参与,更加注重开展论证性、规划性工作,切实发挥出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与特殊作用。

 

联系电话:13888301704087165152707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