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统战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探讨架构全媒体整合格局为统战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成为新课题。本文从新媒体对统战工作带来的影响出发,阐述了架构全媒体整合格局对开展统战工作的意义,并对架构全媒体整合格局的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广义而言,全媒体这一概念基本涵盖了人类社会目前所有的信息内容发布介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纸本、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平等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裂变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爆炸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公众的参与,从而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生态和政治语境,给统战工作和民主党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云南“桥头堡”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云南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机遇期和关键期。充分发挥“侨”“海”特色和优势,凸显致公党的时代风貌和云南特点,在中共云南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中发挥积极作用,是致公党云南组织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云南篇章的历史责任和参政职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奋斗目标明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在十四届四次中常会上讲话指出,“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新时期网络媒体等自媒体形式对统一战线工作、党派工作的影响,重视研究发挥党派在网络舆论阵地上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研究通过网络媒体发挥我们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舆论引导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立足党派实际做好统战工作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对全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来重新构建党派工作的宣传、影响与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服务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
一、新媒体对统战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得到革新
在信息碎片化、社会扁平化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手机为依托的新媒体社会影响日趋增大,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平台,开展统战工作的传统模式和方法需要新的适应。人们通过新兴媒体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经常有意无意参与到对现行政治、制度等的讨论中来,党委政府对引导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政治参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两会”期间鼓励网民通过新媒体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许多党政机关都建立了官网,很多领导、干部直接开通个人微博,进行“网络问政”等。新媒体作为公众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正在快速成长。对统战工作而言,新媒体既更加紧密地联系到各阶层,也为统战成员建言献策提供便捷、真实、有效的渠道,扩大了有序政治参与的范围。
(二)意见领袖的出现成为统战新课题
统战工作范围广、对象多、任务重,实际工作中往往局限在归属于特定组织中的代表性人物。而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人群,大多具有视野宽、思想活、言语激的特点,尤其需要统战关注。以往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大都是各行各业中的精英代表,在现实生活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属于传统型的意见领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传统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一大批善于利用网络发表各种观点和意见,拥有成千上万“粉丝”,在虚拟世界里呼风唤雨的人的影响力却日益上升,他们被称为“网络意见领袖”,现实中他们大都不是地位很高、权力很大的人,甚至来自草根阶层。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统战工作中“代表性人士”的界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参政议政互动性增强推进民主政治
现代社会信息来源杂、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思想交流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呈现“碎片化”、“去中心化”趋势,传统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化发展成为社会管理模式的新要求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统战工作也不例外。党派工作中运用好新媒体,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一些偏颇甚至具有危害性的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或遏制。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伴随性,增强了参政议政工作的互动性,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各类调研工作。对于一些行业的调研,通过相关的官方网站或者微博进行剖析,就能直接获取调研对象的资料,也可以与网友直接交流,在统战系统官方网站或博客发布调研课题,获取来自网民最为直接的信息,再根据交流内容做实地调研确保真实性,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有序良性发展。
(四)统战工作和干部素质有了更高要求
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增加了信息甄别的难度。如果还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范式,采取陈旧的宣传途径与策略,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占领新舆论阵地,统战工作就会陷于被动。对于统战干部而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提高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全媒体整合工作,急需建立既精通党派和统战工作又具备一定信息处理技术和媒体素养的干部队伍。工作中应逐步尝试拓宽信息报送角度,丰富信息报送思路,在质量和数量上同步改良和提升现有统战信息工作成效,扩大统战系统工作透明度。统战部门的亲和力来自于对党外人士象对家人一样的真挚和坦诚,新媒体平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团结的舞台,对统战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
二、全媒体整合服务统战工作的意义
每一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特点,新旧媒体是相对而言的,并非是相互替代和唯一存在的。深入探讨并具体实践全媒体整合格局的架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让新媒体发挥崭新作用更新工作模式,能够让传统媒体发挥积极作用形成舆论导向。
(一)全媒体整合增加总效果与到达率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着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挑战,都存在其独立发展的新瓶颈和覆盖盲区,不同媒介类型的融合与整合成为传媒自发的内生动力,也成为主动应用媒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从传媒发展趋势来看,全媒体整合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媒体整合最直接和直观的成效,就是能够将不同媒体的受众聚合起来,使得统战工作能够影响到最大多数的人,这也正是统战工作的根本要义所在。
(二)弥补单一媒体不足强化传播优势
每种媒体形态都固有一些特性,既有其优势,也存在不足。有些媒体传播寿命较长,有些则留驻时间较短;有些受众范围广、大众化,有些则小众化、专业化、个性化;有些突出新闻及时性、真实性,有些适合深度阅读、故事演绎;有些强调单向性、宣传性,有些着重互动性、娱乐性;等等。多媒体整合传播、灵活运用,并不是简单排列和叠加,而是将媒体特性进行有机汇聚,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弥补单一媒体不足,形成媒体群聚传播优势。
(三)强化信息传递和服务工作效果
同一内容题材在不同媒体的传播,通过调整和增减传播频度,能够使受众更有效地接触到统战工作信息,促进不同观点的人更好地交流,甚至让不同文化、不同语景的人们能够有共同话题互动,从而构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全媒体构建的复杂社会交往过程中,也会加剧多元化观念的对立和融合,激发“滚雪球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通过不同媒体接触同一服务内容,能够强化重复效应,取得更好的统战工作成效。
(四)完善和丰富统战工作平台和手段
以目前统战部门和党派的简报、刊物、网页、网站、官方微博等为基础,进行媒体形态的拓展和媒体内容的丰富,进行相互链接和互动合作,形成较大规模的网络统战阵地,有利于信息的公开与交流,有利于提高统一战线的凝聚力,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和统战工作方针与政策、宣传党派的工作与成绩,提高社会对各民主党派的认知度,消除大众的陌生感与神秘感,能够实现主流信息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与制高点。
(五)促进提升统战工作理念和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全媒体整合有利于提高统战工作的效率,提高参政议政质量,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协商民主的内涵。通过建立统战信息系统,构建新的统战网络,加强电子化进程,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对外宣传,有利于加强与统一战线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多媒体最广泛的收集社情民意,公布提案内容,能促进代表委员们更加努力学习、勤于议政,传统方式努力实现与网络的无缝对接,可使协商民主有全新内涵。
三、架构全媒体整合格局的思路举措
(一)树立正确的全媒体整合新观念
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不再仅仅通过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更多地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面对新媒体,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正确认识、高度重视,树立正确应用和整合的新观念。要做到以高超的政治艺术有效调控各种大众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用主流意识形态来整合日益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以及多样化的社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把体现执政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构建统战工作宣传交流、参政议政、舆论引导、舆情监督、联谊交友等媒体网络平台。
(二)基于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领域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具有互补性,统战工作的宣传应整合传统媒体的制作平台,与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聚力建设宣传渠道和阵地。推进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特点,丰富交流沟通渠道,减少统战工作层级。拓展网络电子报、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拓展完善统战系统网站、工作QQ群、开辟党派论坛、网络社区、统战工作短信平台等,使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统战工作联动协调,把统一战线拥有的网络人群资源有效转化到引智、引才、引资的实质上来,增强统战工作实效。
(三)创新机制拓展全媒体信息来源
“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传播的必然要求,无论什么样的媒体形态和渠道,都应传递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应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形成,构建信息来源和内容生产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绩效机制等。要增加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信息形式与内容,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达到信息结构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结构动态网状化,从而尽可能详细准确地应用信息,改善各媒体传播和工作决策者的“理性”局限,提高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四)建设一支具备媒体素养的队伍
网络与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转变是前所未有的,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拓展统战内涵,探索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法。全媒体整合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应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工作人员信息素养的培训工作,有意识地缩短老年群体之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新媒体手段团结和凝聚更多人投身统战工作,重视利用好新媒体吸引凝聚青年的作用,改善统战和党派工作的年龄结构,创新队伍建设模式,吸引凝聚传统媒体和公众媒体从业人员参与到统战事业中来。
总之,新媒体的层出不穷给统战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要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监控,拓展传统媒体服务工作的途径。全媒体整合应用在发展中受到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限制,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单一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手机4G网络已经正式商用,还会有许多新的传播形态加入媒体领域,丰富受众的媒体体验。改革没有完成时,架构全媒体整合格局服务统战工作的探讨和实践,有待我们更大程度的解放思想,更强有力的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邹新.新媒体条件下的统一战线工作探微[J].重庆与世界.2012(04)
[2] 江虹.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企业家天地[J].2012,(5):6-7
[3] 新媒体.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2012-8-30]
[4] 张扬.“碎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J].理论与实践,2012,(3):19-20
[5] 农祖荣.论信息时代统战工作所受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15-17
[6] 吴敬民.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宣传工作的几点体会与设想[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5(05)
(致公省委机关李黎伟)
作者简介:[1]李黎伟(1975-),男,汉族,云南建水人,讲师,中央民族大学MPA硕士,致公党云南省委宣传处。
[2]张雯(1982-),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讲师,西南林业大学硕士,云南财经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