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河南
致公党洛阳总支组织党员到红旗渠、青年洞参观学习

  

1 蔡根喜主委(左二)带领党员在红旗渠博物馆参观学习

  2 蔡根喜主委(右四)与党员们合影留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也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为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2014109日,在蔡根喜主委的带领下,致公党洛阳总支一行17人到林州市红旗渠和青年洞参观学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十年,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习总书记曾说: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而红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代和国界,古今中外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红旗渠博物馆中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件件史料和还原的浮雕,展现了林州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从翠柏拥簇、渠水奔腾的分水苑到千仞峭壁之下的青年洞,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凭借简陋的劳动工具,在恶劣的作业条件下,用昂扬的革命斗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以及重新安排河山的坚定决心。

  参观后,党员薛松涛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与当年林县的人民相比,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我们,像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林县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

  党员侯碧辉感受深刻,参观红旗渠让我们深受教育,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彰显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人工天河红旗渠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党员白鸽认为,“红旗渠精神是什么?它是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破解难题的开拓创新;它是面临困境时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艰苦奋斗;它是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科学谋划的实事求是。结合当下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来认识,红旗渠精神也恰恰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辉煌典范。”

  党员成淼激动地说,红旗渠之行,使我更加深刻意识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人需要精神,一个党派需要精神,一个民族更需要精神。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她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丰碑。她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最后,党员们纷纷表示: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学到的红旗渠精神是受益终生的,它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读一读红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们致公党人要如何学习与弘扬红旗渠精神,怎样努力作好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祖国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